• 以委婉的態度,主動去做溝通協調,是解決紛爭的不二法門。


    「人能和,則是非不生。」知見的偏差、不耐煩、易怒的個性,是人和的絆腳石。批評和責備,無法解決問題;衝動、公開對立、惡言相向,更容易造成衝突。在家庭中、親人間必須有良好的互動,做到「父慈、子孝、兄友、弟恭」;在職場中也一樣,除了專業能力及團隊合作外,人際關係的溝通、協調,更是不可少。

    有些人在情緒起伏或遭受到批評時,因強烈的自尊心作祟,立即顯露出自我防衛的態度,故意用唱反調來轉移問題。就算知道自己錯了,也不願心平氣和檢討改過,反而找出種種理由「強辯」,這是人我溝通上最大的障礙。用虛張聲勢來掩飾自己的不安,也是心虛的一種反應。

    做人要真誠,做事也要認真盡責。要求別人改變、或企圖扭轉他人的想法很難、很苦!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或態度。換個立場想,如果我是對方我會怎麼做,又能不傷彼此的和氣?「愚笨的人在心中築起一道牆,但智慧的人則能拆除那道牆,與人和睦相處」;故主動去做溝通協調,是排解紛爭的不二法門!

    溝通是互動的,必須顧及對方的感受;即使我們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但強勢的建議,也像是另一種攻擊。在言談間,常不知不覺地流露出批評、否定、或自我主觀的權威口吻,堅持認為自己都是對的,別人都是錯的;因此「溝通」不能有我一定要說服對方的主觀意識、話也不要只聽一半就斷章取義。這樣會扭曲對方的原意;試著耐心聽完對方意見後,找出之間的平衡點。

    若為了不喜歡對方有意見、或自己急於表達,就當下打斷別人說話;除了造成溝通障礙外,也是一種失禮的行為。同時也要注意溝通時說話速度不要太快,這會造成對方的一知半解;或用詞不當、想法不周、場合不宜、態度不佳、認知不足.等,都會引起失言,而造成對方的反感,無法達到溝通的效果。對人不是要縱容、但要多些寬容。一體皆有兩面,我們在思考任何問題時,難免會以自己的角度衡量,但要有接納別人意見的雅量,或許還能發現其中另有獨到的見解、可用之處。即使不採納也要委婉說明,讓他們明白為甚麼要這樣做的原因,鼓勵他們繼續努力。

    溝通是要在異中求同、不再堅持;故「強,不要強到決裂;軟,不是軟到屈服。」凡事要宏觀、要有遠見,做到「能有能無、能進能退、能上能下」,對事不對人。放下身段,多幾分度量包容,多幾分同理心,透過誠懇的溝通,必能化干戈為玉帛,化解歧見達成共識。

     

    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