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情緒:好難勸、好難教,乾脆送給治安單位處理算了。

    善解:

    1.人性原本都是善良的,或許是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,受到環境或錯誤觀念影響,才會導致他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產生偏差而犯錯。

    2.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。最要緊的是要知錯能改。除屢勸不改的累犯外,對於那些因一時無明,起了貪念犯錯的人,應給他重新悔改的機會。避免在治安單位留下記錄,對他未來的人生,必定會有諸多不良的影響。

    3.公司主管也要自我檢討,在管理上、制度上是否有疏漏、或有不夠周嚴的地方,才會造成他們起了貪念而犯錯。

    4.「貧」和「貪」這看起來很像的兩個字,意義卻大不相同。貪心的人,總想不勞而獲、有了還想要更多、無法滿足,但卻是越貪越貧窮,如偷竊行為就是貪。

    5.教導他們要心存正念、人窮志不窮,對於任何財物都要取之有道、臨財不茍,這才是真君子、才能保得住。

    6.我也要警惕自己,時時觀照、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行為。不但不貪還要多行佈施,做到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」。

     

     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