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情緒:眼看一些親朋好友的子女都考上理想的學校,內心百般無奈孩子的不如人。

    善解:

    1.  現在是多元社會,我應該了解,行行都可以出狀元。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未來的成就,依孩子的性向、興趣去發展或許更能發揮。

    2.  我也要改變自己愛面子的個性,不該拿孩子的分數去跟別人做比較,這樣會讓孩子因此失去自信心,或心生不滿、反彈。

    3.  許多面臨青春期的孩子,總是覺得父母不懂他們的心。故要多站在他們的立場、同理他們的思維,能改善親子關係。

    4.  每個孩子的資質不同,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,父母都要給予關愛、引導和陪伴。多和孩子溝通,探討孩子功課不好、學習障礙的原因,是學習的環境不佳或方法錯誤,及時導正改善。

    5.  鼓勵孩子讀書也要用對方法、勤勉不懈。凡事跟自己比,今天能比昨天更進步,即使只是進步一點點,想要達成目標也是指日可待。

    6.  父母不要看到成績不盡理想就憂心忡忡,只要孩子肯努力、品德好,能平安健康、快樂成長就已經很好了。

    7.  常見媒體新聞報導,擁有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棄養父母,或利用專業技能違法、犯法可見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行、道德,建立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更是重要。

     

返回